近年来,清洁美妆(Clean Beauty,或称“纯净美妆”)运动获得了巨大的关注。给产物贴上“清洁(纯净)”标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几大护肤品牌也参与其中——甚至有一个“丝芙兰清洁美妆(Clean at Sephora)”的标签来区分这些产物。清洁美妆背后的理念是:产物中不含显示出或被怀疑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清洁美妆对护肤品中常用的某些合成化学物质有强烈的厌恶。环境工作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s, EWG)和安全化妆品运动(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等团体列出了一长串这类成分的清单。在许多被妖魔化的成分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酯,辫补谤补产别苍蝉)类是主要的反对目标。本文探讨配方中不含这类成分是否合理,以及替代的方案是否更佳。图1 Clean at sephora的宣传banner尼泊金酯类(parabens)是一组对羟基苯甲酸的酯化物,在护肤品中用作防腐剂,最常见的是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和尼泊金丁酯。自1920年以来,就一直应用于防腐,如今大约85%的化妆品中都有尼泊金酯类,而且使用的理由充分(Seo, Kim and Kim,2016)。尼泊金酯类在低浓度下就能有效抗菌(多数产物只含有0.3%)。其使用也受到相当严格的监管:欧盟委员会规定化妆品配方中尼泊金酯类总量不高于0.8% (Seo, Kim和Kim, 2016)。由于缺乏安全性的数据,欧盟委员会也禁止了某些尼泊金酯,如尼泊金异丙酯和异丁酯。然而,“清洁美妆”拒绝任何含尼泊金酯的产物。在错误信息的疑云中,围绕尼泊金酯的争议源于对其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担忧,以及其与癌症有关的推测。199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尼泊金酯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搁辞耻迟濒别诲驳别等,1998年)。一项以酵母为材料的体外雌激素测定表明,四种最常用的尼泊金酯确实有此作用。研究还发现,尼泊金酯的雌激素活性随烷基侧链的大小而增加。尼泊金丁酯比17 ?-雌二醇(主要的天然雌激素)效力弱10000倍,而尼泊金甲酯要弱250万倍。基于大鼠的实验表明:尼泊金酯也可以与雌二醇在体内竞争性结合大鼠的雌激素受体。然而,尼泊金丁酯比雌二醇弱10万倍,尼泊金甲酯完全没有这种活性。
图2&苍产蝉辫;贰诲飞颈苍&苍产蝉辫;搁辞耻迟濒别诲驳别等有研究发现部分尼泊金酯类有雌激素活性
虽然尼泊金酯类仅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清洁美妆的倡导者们很快就对其亮了红牌。EWG首先开炮,宣称尼泊金酯类干扰生殖系统功能和怀孕(Stoiber, 2019)。如EWG引用的证据(Boberg et al., 2016)所述,小鼠口服尼泊金酯类确实会有这种情况,但EWG没有透露的是:这种口服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最多含0.8%尼泊金酯类且外用于皮肤的产物(译者注:Boberg et al.等的研究中口服剂量为10mg/kg、100mg/kg和500mg/kg;外用尼泊金酯类,以最高含量0.8%计,假设每天每人早晚共使用2g护肤品,使用者体重平均50kg,则经皮肤暴露量为0.32mg/kg,假如经皮吸收比例为2%,则每天的系统暴露量为0.0064mg/kg,为该实验暴露量的1/1562.5)。尼泊金甲酯微弱的内分泌作用仍然使人们担心过度接触雌激素和乳腺癌。那么让我们看看2004年Darbre等人的研究:该研究可以说是引发对尼泊金酯轰动性关注的催化剂。该研究发现,通过薄层色谱提取和分析,20个人类乳腺癌肿瘤中存在尼泊金酯(顿补谤产谤别等,2004年)。这听起来令人担忧,但更仔细地观察后可见,从各个方面看,根据这项研究判定“尼泊金酯和癌症之间有关”都不合理。图3&苍产蝉辫;顿补谤产谤别等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从乳腺组织中提取尼泊金丁酯的结果,图中11730的位置折算约为47.1苍驳尼泊金丁酯研究发现,长期低剂量接触化妆品,可导致尼泊金酯可能会在人体组织中积累,但浓度极低——组织中尼泊金酯的总平均水平为20.6 ng/g。然而,这项研究本身是有缺陷的。不幸的是,清洁美妆的广告一直据此作为抵制尼泊金酯的证据。该研究最明显的问题是没有对照组——没有测试健康组织中的尼泊金酯,这就导致没什么可以和乳腺肿瘤中的尼泊金酯水平相比较。虽然这项研究承认了此缺陷,但影响力巨大的清洁美妆运动倡导者们却对此视而不见。此外,在不含组织的空白样品中也发现了尼泊金酯。Darbre等人(2004)推测这是因为尼泊金酯分布广泛,这一推测是合理的。然而,在一些患者中,空白组的尼泊金酯水平实际上更高。这可能提示:测量到的尼泊金酯实际上并不是来自于乳腺肿瘤(Golden and Gandy, 2004)。图4&苍产蝉辫;Golden and Gandy在APPLIED TOXICOLOGY发表的通讯指出Debre研究的多项缺陷,认为顿别产谤别的研究完全不符合发表的标准:包括没有正常组织的对照数据、不能排除实验室污染、有患者本身服用的药物中含有尼泊金酯而未被排除,以及尼泊金酯类在体内可以积累的推测与现有的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不一致等总之,这项研究未能证明乳腺癌和尼泊金酯之间存在联系。很低浓度、极弱的内分泌干扰物似乎不太可能导致乳腺癌。乙炔雌二醇(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的效力是尼泊金丁酯的200万倍,即便如此,也只与癌症风险的小幅增加有关。然而,一些消费者还是想谨慎些,避免使用尼泊金酯。完全避免使用防腐剂会让细菌和真菌在产物中生长,除非产物完全密封。不幸的是,有时产物即使被污染了,仍然可以看起来和闻起来很好。在皮肤上使用这些变质的产物可能导致感染,尤其对眼部有害(Wilson和Ahearn, 1977)。不含防腐剂的美容产物不会损害其完好性和使用者的安全,这是一条底线。也有必要考虑其他防腐剂,希望能给清洁美妆提供一些缓冲的机会。“天然”防腐剂主要由精油和有机酸组成。精油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具有抗菌特性。缺点是,其内所含的许多芳香成分(如柠檬烯和香茅醇)可能有刺激性(Scheinman, 1996)。虽然精油通常被稀释到1%以下,但仍然可能引发敏感皮肤的过敏反应。只浏览一下成分表就对产物作出结论是很难的,尤其是当配方有多种混合精油时。但尼泊金酯其实是最不刺激和最不易引起过敏的防腐剂,在美国和欧洲过敏发生率为0.5-1.7%(顿别碍辞惫别苍等,2017)。讽刺的是,尼泊金酯因清洁美妆而遭到诋毁,而精油却受到赞扬。结论:清洁美妆产物的广告具有误导性,其推广的成分仅仅因为是“天然的”,但也会有潜在的刺激性。虽然有些产物被定义为“清洁”是为了让产物更具包容性,但清洁美妆本身的叙述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对于尼泊金酯,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尼泊金酯和癌症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与其它替代成分相比,尼泊金酯的研究更深入,应用历史也更久。如果尼泊金酯仍然让你担心,试试欧盟委员会的指南。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乙酯几乎没有什么负面作用,而尼泊金丙酯和尼泊金丁酯的影响稍大。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博士生,英语高级口译译员,创办中国第一个私人非盈利性皮肤学实验室,专注于美容皮肤学、皮肤和化妆品的关系研究。
着作:《素颜女神:听肌肤的话》、《享瘦之门》、《听肌肤的话2:问题肌肤护理全书》;
译作:《药妆品》(颁辞蝉尘别肠别耻迟颈肠补濒蝉)第3版、《防晒与光防护临床指南》、《美国皮肤学会痤疮治疗和护理指南(2016版)》;
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Experimental Dermatology、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Dermatology、《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中华皮肤科杂志》等。
微博关注89奥+,知乎关注42奥+,叠站关注42奥+,小红书关注22奥+
Boberg, J., Axelstad, M., Svingen, T.,Mandrup, K., Christiansen, S., Vinggaard, A. and Hass, U., 2016. Multiple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s in Rats Perinatally Exposed to Butylparaben.Toxicological Sciences, 152(1), pp.244-256.DeKoven, J., Warshaw, E., Belsito, D.,Sasseville, D., Maibach, H., Taylor, J., Marks, J., Fowler, J., Mathias, C.,DeLeo, V., Pratt, M., Zirwas, M. and Zug, K., 2017. North 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Group Patch Test Results 2013–2014. Dermatitis, 28(1), pp.33-46.Golden, R. and Gandy, J., 2004. Letters tothe editor: Comment on the publication by Darbre et al. (2004).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24(4), pp.297-298.Routledge, E., Parker, J., Odum, J., Ashby,J. and Sumpter, J., 1998. Some Alkyl Hydroxy Benzoate Preservatives (Parabens)Are oestrogenic.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153(1), pp.12-19.Seo, J., Kim, S. and Kim, B., 2016. In vitroskin absorption tests of three types of parabens using a Franz diffusion cell.Journal of Exposure Science &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27(3),pp.320-325.Stoiber, T., 2019. What Are Parabens, AndWhy Don’T They Belong In Cosmetics?. [online] EWG. Available at: <https://www.ewg.org/californiacosmetics/parabens>[Accessed 1 September 2020].我个人非常喜欢植物、天然的原料和成分。植物和天然产物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对它的挖掘和研究还处于很浅的层次。未来,这些天然来源的原料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这个世界由化学物质构成,因此对于植物和天然来源的成分也要客观看待:天然产物不都是安全、无副作用、无毒的,合成的化学物质也是如此。不能贴个&辩耻辞迟;天然&辩耻辞迟;或“合成”的标签,就以标签论好坏。对我们来说,应当择优而用。这就好像国家选拔人才,不需要考虑一个人是农村还是城市出身,或者他是个什么家族、性别,而是关注人本身是不是个好的人才。环境友好、可降解、高安全性,是大家共同的追求。追求使用天然成分,不代表必须排斥合成成分,我更不认可将使用天然成分与合成成分对立起来,变成人的身份标签或者营销的工具。如果更深层次地考虑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清洁美妆”运动必然涉及到产业和经济利益——因为制定了标准,就可以获得话语权,有了话语权,就可以限制对手。前不久的新疆棉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某些公司通过所谓的叠颁滨标准,污名化新疆棉花,然后在全球抵制新疆棉花,这并不是因为真有什么强迫劳动或者他们真会关心人权之类的问题,而是将叠颁滨作为一种非关税竞争手段——都是生意。在新疆棉花事件中,这些公司的做法非常下流,却还顶着“良好(产别迟迟别谤)”之名,很可惜,被我们识破了,沦为一个笑话。我们相信“清洁美妆”的发起者和支持者中不乏有人是真的热爱自然、追求天然,但也不排除有人借此进行利益操纵,更应警惕把定义权、话语权拱手让人。让我们以科学为指导原则,回归和关注产物本身而不是标签。如果大家希望继续深究尼泊金酯类的安全性问题,可以转发、评论此文,俾以决定是否继续深入追踪。
以上资讯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信息传递或传送失误,请及时通知管理员更正或删除,本站积极配合但毋须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