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15817174448
化妆品原料添加违禁组分,又一批公司被罚!
作者:i美妆头条  2022年01月22日

从源头把控、筑牢化妆品安全生产防线。


原料是化妆品生产的“灵魂”,也关乎消费者用妆安全。近日,接连多家化妆品公司被检测出添加禁用成分被罚。可见,从源头把控、筑牢化妆品安全生产防线,未来必成国家有关部门监管的着重发力点。


01

多家化妆品公司吃罚单

图片

2021年12月1日,信用中国系统显示,安徽创领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新政处罚。处罚信息显示,福州美乐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化妆品原料“莲敏舒”涉嫌非法添加,经福建省药品监管局调查,有证据显示部分涉嫌非法添加产物销售至安徽创领。经查后,安徽创领被罚人民币2万元。


图片

随后,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第二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典型案例”的通告则显示,某公司涉嫌在其生产的儿童化妆品原料“莲敏舒”中非法添加其自行生产的“苯烯莫德”医药中间体,目前,该公司已被立案调查并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而继“莲敏舒”原料被爆非法添加之后,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书显示,上海格兰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格兰)因使用“狈罢-7奥础狈”原料以及添加该原料生产面膜产物被检测出含有化妆品禁用成分而被处罚;此外,“狈罢-7奥础狈”原料商上海隆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图片


2022年1月18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公告称,上海倩菲儿化妆品有限公司因代工产物被检出禁用物倍他米松,被合计罚没21.27万元。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1月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对于14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2年第7号),通告内容显示标示为生产公司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品牌运营商童泰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童泰七草修护霜等14批次化妆品,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禁用原料,如氯倍他索丙酸酯、咪康唑、地索奈德、甲硝唑等。


多家化妆品公司因原料问题接连被罚,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化妆品行业利好发展的表现”。不过也有部分人提出“原料商出事,化妆品生产公司背锅”的说法。


其中,对于上海格兰因原料问题被罚一事,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采购一直都是按照法规严格要求,但因供应商提供了原料质量相关的假资料,加上公司的检验设备及验证有一定难度,公司并非故意为之”;一合作客户也出来发声为上海格兰站台,表示“必须严惩原料商”。




那么原料商出事,不知情的化妆品生产公司该不该罚?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律师表示,“只要产物生产中添加禁用原料,无论是否知情,化妆品制造公司都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只不过处罚的程度会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配方高级工程师称,目前公司购入原料一般会选用大品牌、普遍使用且安全性相对较高的原料,并会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颁翱础(原料检测报告)、惭厂顿厂(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等全成分数据,“如果公司没标注出来,有些违禁成分确实看不出来,因为成品的安全评估送检只会识别到可能存在风险物质”。其也提到,一般公司如果想要检测购入原料是否添加违禁组分,不仅需要设备复杂,而且成本也会很高。


优颜皮肤科学研究(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健在知悉“狈罢-7奥础狈”原料含激素且原料商被立案调查后也感慨,“很多工厂或品牌,没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但却能开发出效果特别好的产物,这类产物值得深思。”


而随着多家化妆品公司接连“吃”罚单,一时间,许多化妆品生产公司惶惶不安,化妆品原料违禁添加问题也更被重视。


02

化妆品原料管控趋严


事实上,在各化妆品公司因原料问题被严格处罚的同时,国家在化妆品原料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了最新版本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该目录新规定了8972项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种类,同时在一些标注、名称、最高使用量、依据规范方面做了很大修改和规定。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原料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国家药监局重新修订形成了《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并要求自2021年5月26日起,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不得生产、进口产物配方中使用了《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规定的禁用原料的化妆品。




2021年正式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五十九条明确规定,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废弃、回收的化妆品或者原料生产化妆品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还将被责令停产停业或终身禁业等。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2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通知》,国家原料报送码正式上线,化妆品原料生产商或其授权公司可以登陆该平台报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据《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从2022年1月1日起,新注册或备案的化妆品,需要填报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祛斑美白功能原料的原料报送码。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可快速找到有关原料生产公司及产物,化妆品制造从原料端真正做到来源可追溯。


从系列动作来看,这无疑是有关监管部门释放的从原料端严管的强有力讯号。未来,化妆品法规不断收紧固然会对化妆品公司造成不小的压力,但是随着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的逐渐落实,我们希望看到,化妆品生产将告别原料违禁添加。





以上资讯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信息传递或传送失误,请及时通知管理员更正或删除,本站积极配合但毋须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

  • 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 2019-2025 uads.cn         15817174448